蘋果 (AAPL-US) 在研發方面默默投入許多資源,而現在蘋果可能已經準備好了,足以成為跨國汽車製造商。
分析師 Gene Munster 指出,蘋果市值已經超過 7000 億美元,除了必須繼續推動 iPhone 的銷售外,它也需要開疆拓土另闢新市場,汽車業即是一例。只是 Munster 也認為,至少在未來 5 年內,還不會看到蘋果汽車問世不過,若以製車為願景上,蘋果有幾項優勢是矽谷其他公司所沒有的。
1. 豐沛現金
汽車產業燒錢的速度相當驚人,而蘋果則擁有1780億美元的現金部位。汽車產業分析師 Dave Sullivan 指出,研發一輛新車需要 10 億美元成本,傳統汽車生產商能把此成本分散到不同款式上。蘋果雖然在這方面較無經驗,但可以收購有生產技術的公司。汽車產業已存在一百多年,但蘋果會推出怎樣的車款卻是未知。
2. 終極行動裝置
蘋果的產品設計引人注目,軟體又讓使用者的生活與蘋果系統深入結合,每推出一樣新產品都讓人甘願掏空荷包。蘋果已經有了能應用於汽車的技術,地圖軟體即是一例。Gartner 汽車產業副總 Thilo Koslowski 指出,若要全面與使用者的生活做聯結,汽車是必須攻克的重點市場;人們已經有了方便的智慧型手機,現在只是把功能延伸到四輪裝置上。
3. 人才濟濟
有不少其他產業菁英對振興車界躍躍欲試,如從波音公司跳槽到福特汽車的Alan Mulally、通用電氣前執行長 Bob Nardelli 轉進克萊斯勒挑戰改善破產問題。蘋果公司則是科技與汽車兩種產業人才皆有,長期以來,蘋果都在吸收對汽車供應鏈管理、電池技術、使用者介面等有經驗的車界人才。蘋果財務長 Luca Maestri 有在通用汽車 20 年的財務及營運資歷、網路軟體資深副總 Eddy Cue 是法拉利董事會成員、iPhone 產品設計副總 Steve Zadesky 早年曾有在福特汽車工作的經歷,曾在 1999 年為福特設計概念車的工業設計師 Marc Newson 也於去年加入蘋果的祕密團隊。
4. 零售網廣佈
汽車連鎖經銷是傳統汽車產業的銷售方法,但缺點是無法在全球快速拓點展開銷售。且美國有些州法令規定,汽車製造商不能直接賣車給消費者。加州汽車製造商 Palo Alto 則是自己開設展示間,但顧客需透過網路下訂單。相對而言,蘋果公司現在已經在全球有數百家實體店面,零售網絡早已鋪設完成。
5. 全球化經驗
汽車產業鍊橫跨全球,技術、行銷、物流各個環節都頗複雜,而其中一個環節出錯就會導致資金緊張。然而蘋果產品是美國設計、亞洲生產,該公司對管理供應鏈與控制準時供貨已經駕輕就熟,也能處理全球市場匯率變化的複雜性;相較之下,正在研發無人車的 Google,就比較沒有這方面的經驗。
產業分析師 Tim Bajarin 認為,如果蘋果決定製造汽車,這方面的經驗無疑是一大優勢。但他認為蘋果較可能深入為汽車研發作業系統,而非真正跨足汽車製造,較可能是開創更豐富、更全面的iOS體驗,對汽車製造商提供融合科技概念的參考設計。
新聞相關圖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