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胡立宗台北19日電)大陸一線城市普遍面臨計程車(小黃)不足現象,尖峰時間更是一車難求,手機應用程式(app)叫車服務應運而生,但衍生出的商業戰爭與法規角力,也讓此一新興市場危機四伏。
大陸大城市民當然也很不滿,因此「滴滴」、「快的」app快速成長,加上兩大背後還有騰訊微信支付、阿里巴巴支付寶撐腰,不僅鼓勵乘客多給小費,最初還會多給司機補貼,app叫車市場喧騰一時。
但隨著越來越多乘客、司機「離不開」app,滴滴、快的,甚至是漂洋過海來到大陸的優步(Uber),都開始推出「專車」服務,利用原本客源發展其他生意。
所謂的專車服務,其實就是另類「商務租車」,消費者名義上是向租車公司租車,但事實上不但按鐘點或里程計費,公司還「附贈」司機一名。
包括印度等地,因專車而起的爭議或刑事案件正是因為參與專車app的服務提供者,也許是車輛不具商業營運資格,也許是駕駛不具職業駕照,甚至還曾經發生有前科者矇混過關,藉開車趁機犯罪。
不過,大陸兩大叫車軟體公司均宣稱,專車服務符合現行道路運輸條例,車輛均來自於正規租賃公司,擁有汽車租賃牌照,所有駕駛員均為正規第三方勞務公司派遣。
綜合大陸交通專家看法,計程車與打車軟體所衍生的問題,歸根究柢還是制度不夠健全,司機固然必須真正具備專業水準,打車app也必須負責任地篩選駕駛,才能為消費者提供貨真價實的服務。104021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