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手機App平均每3分鐘就會紀錄用戶定位 (圖: AFP)
根據 Carnegie Mellon 大學最新的實驗資料顯示,當民眾提供隱私訊息給手機 App 時,用戶的行蹤資料每 3
分鐘就會被記錄一次。此數據凸顯出在科技日益發達的同時,人民的隱私權卻也變得更沒保障。
大部分的手機用戶都知道使用一些 App 必需透露私人資料,舉例來說,導航 App 就必需獲得用戶的所在位置才能引導,重點在於用戶並無法知道私人資料是如何被搜集與散布的,人民的隱私也因此沒有保障。2014 年的一份民調就顯示,超過 90% 的美國民眾認為他們無法掌控自己的私人資料。
Carnegie Mellon 大學的教授 Norman M. Sadeh 就表示,「像 Groupon 這種購買地方折價券的 App 有必要每 20 分鐘就得知道你在哪嗎?」。Groupon 公司則拒絕回應此問題。
對於 App 公司來說,他們確實有足夠的動機獲取用戶的定位訊息。因為若 App 的線上廣告含有位置訊息,廣告商就會支付額外 10% 到 20% 的金額。位置訊息讓廣告商能更貼近消費者,因為店家可以藉此知道有沒有潛在的消費者在附近,透過此方法來促進客流量達 40%,被曝光行蹤的用戶卻對此將毫不知情。
不過在研究過程中 Carnegie Mellon 大學也發現,雖然用戶擔心行蹤遭曝光,但卻少有人採取行動來制止這件事。直到研究者寄送隱私遭侵犯的訊息給用戶後,95% 的實驗者才開始重新審視 App 的隱私狀態,並有 58% 的人直接禁止 App 取得他的隱私資料。此外根據統計,原先就已安裝在 Android 上的 App 紀錄位置訊息的次數則最為頻繁,在研究期間 Google Play 平均記錄了定位訊息 2200 次,對此谷歌 (Google)(GOOGL-US) 則不願多作評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