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4日 星期二

電腦棒是什麼東東?華碩與Google合作商機有多大?

近年來受到平板與智慧手機的衝擊,NB與PC面臨衰退與成長趨緩之際,英特爾、Google等大廠又相繼推出了「電腦棒」,這項新產品會再次衝擊PC及NB產業嗎?還是僅是過渡產品?它具有什麼功能?能帶動哪些商機? 
 
國際大廠競相推出
今年初CES展上,英特爾發表了一款名為Intel Compute Stick的電腦棒,支援Windows 8.1和Linux,利用HDMI接頭把電視變成Windows 8.1的「電腦棒」,主要配備為四核心的Intel ATOM 1.33 GHz CPU、2GB記憶體、32GB SSD,價格約180美元。至於Linux版本方面,CPU相同,記憶體則為1GB、SSD則為8GB,配備較陽春,價格也是較為便宜的130美元。

產品預計於5月6日上市,由於尚未進行壓力測試,其效能可到達什麼程度仍有待檢驗,不過可運行不少Win8.1應用程式,也符合辦公室會議的基本需求,一旦普及是否會衝擊Chromebook甚至NB市場,將是未來關注焦點。 

不讓英特爾專美於前,Google也與華碩攜手合作推出Chromebit的電視棒,雖然外觀上長得很像隨身碟,但它卻是一款迷你電腦,一端為HDMI插頭,另一端為獨立的USB2.0和MicroUSB用於供電,它配備了Cortex-A17處理器、Mali-760 GPU、2GB的記憶體和16GB的SSD,更支援WiFi和藍牙4.0,且售價僅約100美元。

只要將Chromebit插上顯示器或電視,就可成為一個搭載Chrome OS的電腦,使用者將可上網、發郵件、使用電子文檔,就如同使用一台Chromebook一樣。 

這意味著未來可將一台電腦隨身放在口袋裡趴趴走,只要有螢幕、WiFi就可使用雲端服務滿足會議等需求,甚至將多媒體內容呈現在客廳,由此更可看出Google的野心,將Android One、Chrome OS、Project Loon等結合打造互聯網,並把服務普及給尚未接觸過網路的人,進而收取更多的廣告。 

雖然英特爾及Google的電腦棒尚未正式開賣,且此產品也難以完全取代NB的功能,但這似乎已開始讓PC與NB廠商壓力增加不小,而電腦棒的推出又可衍生多少週邊效應?

英特爾日前下修財測主要原因就是NB與PC成長不如預期,而IDC也於3月表示,今年PC出貨年減4.9%、NB出貨衰退3.9%。而Gartner則稍微樂觀估今年PC可自去年的3.18億台成長至3.21億台;集邦科技則預估今年NB出貨量較去年微幅成長至1.76億台。

超眾NB需求穩定
不論哪家機構都對今年PC與NB出貨保守預估,雖然電腦棒不至於消滅NB與PC,但現階段缺乏動能卻是不爭的事實,除非下半年的Win10能讓市場啟動換機潮,否則此產業成長力道將有限,加上面臨第2季淡季,因此對NB及PC的代工廠股價將有壓力。

也因為本業面臨困境,近年來相關組裝廠與品牌廠紛紛轉型跨入行動裝置,如廣達切入Apple Watch;仁寶智慧裝置上看5500萬台;緯創、英業達、和碩都跨入手機代工,顯示若僅靠PC及NB恐將面臨業績上的大衰退。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