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2日 星期二

全球首輛 MIT無人三輪車 明台北亮相


中國時報【謝錦芳】
都市裡嚴重的空汙、交通阻塞與噪音,成為生活中的惡夢。

由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發的全球首輛自動駕駛電動三輪車(PEV)10日將在台北空總創新基地亮相,這輛酷炫三輪車採共享模式,不僅節能減碳無噪音、降低空汙,節省大量停車空間,還能靠短程送貨增加營收,將為都市生活帶來革命性影響。

全球各大汽車廠積極開發自動駕駛的無人車,首輛結合自動駕駛、共享經濟的電動三輪車,近期由MIT媒體實驗室(Media Lab)研發成功,由台灣車廠生產,預計第三季生產50輛,今秋首度在台北測試,包括MIT所在的波士頓、新加坡、德國漢堡和歐洲小國安道爾(Andorra)也將同步進行。

全天無休 離峰期兼送快遞
未來市民只要透過手機APP呼叫這輛酷炫電動三輪車,可以在最近的自行車專用道定點取車,利用悠遊卡付款,到達目的地之後,這輛車會自動開往下一個定點,接送另一位民眾,24小時全年無休,不必設置大量停車場停放,也會自動分散各定點充電。換句話說,這是無人駕駛的輕型Uber系統。

這輛輕型電動三輪車在離峰時間,可以與鄰近超市或賣場合作,在2小時內把消費者訂購的貨品送到指定地點,提供貼心的快遞到府服務。由於三輪車體積小,可以穿梭大街小巷,避開塞車路段,大幅提高效率,同時減輕交通壅塞,已有啤酒公司看好這項無人車快遞到府服務。

空總路測 建大數據地圖庫
這輛酷炫電動三輪車的研發團隊,是由MIT媒體實驗室、資訊與決策系統實驗室、超級城市物流實驗室以及德國賓士集團、日本Denso公司的科學家組成黃金陣容,花費2年多的時間研發而成,同時獲美國國家科學發展基金會(NSF)贊助。

此外,日本豐田汽車集團看好這項研發前景,砸下2500萬美元提供MIT無人車計畫專案做為進一步研發經費。

在行政院支持下,這輛酷炫三輪車將在空總創新基地測試,首先透過光達系統蒐集周遭環境的資訊,建立大數據地圖資料庫,以後所有無人車都可以運用。Media Lab城市科學共同負責人藍森(Kent Larson)表示,「空總舊址是個地形平坦且方正的封閉場所,很適合做無人車的測試。」

透明外罩 設計跟著文化走
這輛未來車時速介於每小時10∼30公里,外頭有一個透明罩子,不怕下雨,外型可由設計師結合各地風土民情設計,例如,歐洲國家可能喜愛放上畢卡索名畫,台灣可以採用特色材質如竹編,呈現不同文化風格。

酷炫三輪車適合上班族通勤、婦女或長者外出購物等,未來可優先行駛於機場、動物園、主題樂團或大學校園裡。

Media Lab博士候選人林家樑來自台灣,為自動駕駛三輪車主要研發者,他說,「這輛車在台灣生產,在台北測試,將是台灣的驕傲,也將顛覆人們對都市生活的想像。」

開放平台 帶動無人車產業
在節能減碳與健身等多項優點帶動下,公共自行車系統愈來愈普遍,全球有800多個城市提供類似YouBike的服務,規模最大的是大陸武漢,已擴展至9萬多輛,市區自行車停車站需要龐大空間,衍生新的停車問題。自動駕駛三輪車設計上不需要停放,可以解決停車場不足的問題,並透過電腦控制中心平衡車輛供需。

自動駕駛科技是各大車廠積極研發的祕密武器,林家樑說,「PEV提供一個開放平台,目前採三輪車形式,未來也可用在二輪、四輪的電動車,還有很多功能有待開發,這輛車提供台灣各大學相關科系學生很好的研發題材,也同時帶動無人車相關零組件產業升級。」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