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 NUC 隨著 Intel 架構更新漸入佳境,正式擺脫了前幾代產品所面臨到性能不足的窘境,對此新款
NUC 是否能夠成為日常生活的服役產品,正是我們本次評測的重點。
從上至下一連串的衍生產品無非是想要全面滿足消費者需求,將 Intel 的藍色版圖從電腦桌延伸至客廳等非典型工作環境中。
為了搶食市場與獨樹一格,首先推出的 NUC 架構成為了一款相當具有殺傷力的產品,不同於更小的 Computer Stick 或者是近期才發表的 Mini-STX,同時補足兩者間不足之處,讓 NUC 成為了最具有發展優勢的明日產品。
這點也讓各第三方廠商興趣濃厚,紛紛在第一代 NUC 發表之後推出了多款類似產品,諸如 ASUS 的 Vivo Mini,GIGABYTE 的 Brix 系列,均為類似產品。
不過較真的說,GIGABYTE 在此輪競爭中取得了相當不錯的開端與成績,其根本原因在於進入時間相當早之外,經營面向的廣度也較其它品牌要來的遼闊許多,並非單純的靠著 Intel 公板線路進行微調修改的半調子產品。
外觀部分,第 6 代產品在格調路線方面改走較現代化時尚風格,一改以往塑料感與電子產品氣息。
新版本在材質方面雖然仍採用塑料,但在表皮處理方面則是導入髮絲紋設計,同時 配色方面更改為銀灰配色。
兩相搭配之下,大幅提昇產品視覺外觀方面的格調,從原先死板的電腦產品,搖身一變為科技時尚的產物。
另外為了滿足部分使用者更喜愛簡潔環境,Brix S 在時尚化外表上,仍然保有電腦產品的核心本質:相容性。除了提供一般的擺放之外,也一併提供標準 VESA 壁掛,在符合標準規範中均能完美相容。
那麼 Brix S 是否是款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產品呢?這部份恐怕是各個使用者最常問到的一個問題。會有這個問題其實也不難想像,長期以來電腦業的發展給了一般消費者很難 消弭的刻板印象,「大」即是好。不過近年來電腦產品其實已經開始改變了一往唯一「性能」表現衝刺階段,
內裝採用的 layout 大致上與 Intel NUC 相似,稍微更動了部分內容,如 I/O 的排列方式抑或其它小細節。
但改變最大的部份,當屬記憶體支援度,或許 GIGABYTE 在推出這款產品時並未預測到 DDR4 降價速度如此之快與猛,又或者是將產品分化為兩個分水嶺。其一為支援 DDR3L 且不搭載 Thunderbolt 的普通版、其二則是支援 DDR4 記憶體,且搭載了最新 Thunderbolt 晶片的版本,前者推出時間點要更早於 Intel NUC,後者則又更先於 Intel Skull Canyon 推出。
看到這裡,也剛好點出了起頭文字對 GIGABYTE 在類 NUC 競爭中取得不錯成績的根本原因,當競爭對手還在等待 Intel 推出自家產品之際,GIGABYTE 早已經先行進入市場中搶得先機。
你說,做至如此焉有不佳之勢?
另外,Brix S 不同於其他家產品劃分為可否安裝 2.5 吋硬碟雙版本,清一色均保留 2 種儲存裝置介面(2.5 吋搭配 mSATA or M.2),提供消費者更多元的配置方式。
厚度方面則是小幅度的瘦身,從 Intel 版本 48mm 降低至 46.8mm,這 1.2mm 的差距看似不多,不過卻已經可以讓許多廠商傷腦筋許久。
為何呢?這部分問題癥結點在於一直以來的問題:「熱」,尤以 NUC 這類型緊湊型產品的影響最為嚴重,GIGABYTE 如何做到在如此緊湊的厚度中再壓榨出空間就相當令人玩味。
那麼 GIGABYTE 到底是用了什麼方法讓出這 1.2mm 的空間呢?答案其實相當簡單:『更換連接埠』。
原先 Intel NUC 所具備的 SATA 埠屬於一般通用型規格,這麼做的主要原因在於相容性更廣,並不需要局限於 NUC 這個小框架中,這也是為什麼 Intel 一直有在銷售單一主機板套件的原因。
不過 GIGABYTE 並沒有單獨銷售該主機板,綜合考量之下,從相容性高的標準埠更改為特殊規格產品,不僅可滿足功能性的留存,同時也達成了高度縮減的目的。
針對性能部分,此次我們僅提供 PCMark 8 與 Prime 95 的溫度結果,對於 PCMark 8 的數據結果,大多維持在我們的估計範圍中。
溫度部分則相對亮眼許多,最高溫度僅 70 度,同時風扇表現也相當不錯,在本次 2 個月以上的測試期間,不僅沒有出現惱人的高頻噪音之外,內部結構入塵狀況也相當令人滿意。
作為一款家用、工作環境中所必備的基礎電腦,GIGABYTE Brix S 毫無疑問是目前台灣可以購買到的產品最佳選擇。原因其實相當簡單,對於一款基礎電腦,一般人的訴求點不多,只需要滿足幾個條件即可:
1. 外型不要太過於浮誇或廉價以上三點,GIGABYTE Brix S 均面面俱到,看似相當簡單,不過 GIGABYTE 也是花費了數個世代產品才擁有如此規模。
2. 既然名為基礎,標準功能就不需要旗艦型,維持在基本可用即可
3. 售價合理之外,保固長短更具有殺傷力,論誰也不想要一台比自己組裝保固期還要更短的產品。
其餘廠商是否會陸續跟進?我們並無法預測,不過 GIGABYTE 能否走的更長更遠,我們相當期待。
此文章原刊於 Qooah.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