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欣誼╱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6年5月23日
上午5:50
中國時報【林欣誼╱台北報導】
古老的香水「明星花露水」除了擦還可以拿來喝?行憲紀念日和聖誕節同一天是故意的?台灣的公車編號怎麼來?這些看似玩笑的「冷知識」由一群熱血的年輕人合力編寫而成,他們在臉書成立「每日一冷」粉絲專頁,現首度結集成書《臺灣
沒說你不知道》。2012年,政大歷史系畢業、時任高中歷史實習老師的何昱泓,閒來沒事便在臉書分享有趣的歷史小故事,因身處教學現場,想吸引學生入門,文風自然平易近人,很多靈感也從課堂教材延伸。
後來他又找了其他6位志同道合的朋友,輪流在周一至周日發文,以輕鬆口語的筆調分享每日一則「冷知識」,依各人專業涵蓋天文、歷史、醫學、法律等領域,現作者群擴充至10幾人,文章累積1200多則。
新書挑選其中台灣題材的70篇文章,分歷史、地理、藝文、生活四類,內容多從趣味出發。如書中提到上海藥商1907年創發的「明星花露水」,已從當年的時髦象徵變成「阿嬤香水」代名詞,不過因為酒精成分高達70%,不僅常被國軍拿來當消毒水使用;早期派駐中東國家的榮工處員工,因當地禁酒,也曾將花露水加水稀釋來解酒癮。
還有1960年代的台東部落物資缺乏,族人少有人能盛裝出席豐年祭,一位在當地傳教的瑞士籍修女便參考傳統漢人傳統衣著、設計出五顏六色的阿美族「霞披」,鼓勵族人自己縫製,不必遠到台東市區訂做整套服飾,也讓阿美族服飾融入「瑞士味」。
「每日一冷」成員期許從生活中容易被忽略的細節發掘出「冷點」,把各學門的普及知識推廣給更多人,「分享冷知識不單單只是有趣而已,也希望能激起公民社會更多的討論。」
作者群年齡僅約26到30歲,是習慣網路閱讀與寫作的一代,何昱泓表示,他寫作參考材料常來自維基百科,再加上個人專業判斷、其他資料來源作考證,雖然不夠嚴謹,但他定位「每日一冷」為知識的入口、而非權威性網站,「較接近『維基百科』共同編輯的概念,和讀者深入互動,不少讀者還毛遂自薦加入成為作者群。」也希望以多元內容,吸引不同類型讀者「不要偏食」,涉獵各種學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