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7日 星期日

比起中階機,在 2016 年買旗艦手機還剩下什麼優勢?

(首圖來源:Flickr/Kārlis Dambrāns CC BY 2.0)

中階手機的規格、CPU 性能比起智慧型手機剛發展時,已經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市面上許多中階手機,實際上在一般使用,也已經與各廠旗艦機差異不遠。比起旗艦機訂價經常在 2 萬台幣上下,中階機 1 萬上下的售價也有明顯的優勢,如此一來,如今消費者多花近萬元,能夠買到的差異還有哪些呢?

一、SoC 與性能
SoC 的綜合性能無疑還是旗艦機的核心優勢。目前一般手機 SoC 通常會包含的元件,包括 CPU(處理器)、GPU(顯示卡)、ISP(圖像處理)、DSP(數位信號處理)、通訊模組,以及記憶體控制器。少數旗艦機如 iPhone,還會集成一些自家的晶片,像是用來計算手機加速度器、陀螺儀與指南針資料的 M10。

而目前的中階手機性能,通常會在 CPU 拉得與旗艦相去不遠,帶來幾乎一致的順暢感,例如高通的 Snapdragon 652。不過與圖像性能關係極大的部份,比如 GPU,或者一些重要的 API 支援度,還是有一段明顯的落差,因此使用者若是對高性能遊戲沒有什麼熱忱,實際上是可以完全不考慮旗艦機的。

除了 GPU 水準較高,旗艦機通常還會加入軟硬整合來改善遊戲性能,例如蘋果就因為自訂自家 GPU,因此能搭配 iOS 來優化 Metal 與 Open GL,甚至推出專屬的開發文件。三星今年年初發表的旗艦機 Galaxy S7 / S7 edge,更是首度支援了 Vulkan API。可想而知,在手遊普遍對畫面沒那麼要求的年代,旗艦機們還大力去拓展性能,自然是為了行動生態系的下一個戰場:AR,不過,這其實還遠遠不是一般用戶需要考慮的。

旗艦機也有一項隱藏優勢:AI。AI 除了常見的廣告推播、資訊整合,也經常拿來分配手機的運算資源,早已是現代手機的系統核心。因此為了讓 AI 與底下的 Machine Learning 可以順暢的運作,就必須與 SoC 高度整合。這除了是許多手機大廠後來都轉向自製 SoC 架構的理由之一,也是保障手機性能可以持平地運轉、長期以後不拖垮系統資源的關鍵,然而許多中階旗艦出於成本,在這一塊自然不會做得太完整。

旗艦機的記憶體性能通常也會比較強勁,例如 iPhone 便從 6s 開始,用上 NVMe 界面來處理手機記憶體的讀寫。不過這些差異因為牽涉到作業系統與個人感受,有時候可能感覺不到有特別的不同。

二、相機
相機也是旗艦機的核心優勢。作為每一家廠商發表新品時都一定會特別強調的部份,產品策略幾乎就註定了更好的演算法、ISP 或是鏡頭模組不會下放到中階機,也因此比起各人感受不一的性能與順暢度,「拍攝」大概是手機產品分級最明確的一塊,尤其表現在低光拍攝、色準與成像細節。換言之,買了中階手機,一般隨拍就不用想拍得比旗艦機出色了。

儘管手機光學模組的技術停滯,加上成像演算法的改進與關鍵技術下放,導致中階手機的成像水準與旗艦還是有拉近,不再像過去幾乎只能處理光線充足的場景,不過業界也開始發想一些新設計來面對光學技術停滯的問題。其中主流的一種方式便是加入雙鏡頭,透過多出來的鏡頭提供廣角、景深,或者像華為與小米一樣,讓兩枚鏡頭分別拍攝黑白與彩色照片,最後再合成起來。

想使用雙鏡頭也並非只要多裝一顆鏡頭就好,骨子裡還是需要手機的演算法來調節。這除了涉及到 SoC 的性能,也與廠商撰寫演算法、調校 ISP 的能力有關。Google 在日前便完美地示範了這點。儘管沒有雙鏡頭,甚至沒有 OIS,但 Google 透過極優異的 HDR+,先前推出的新機 Pixel 還是能靠演算法搶下 2016 年相機最強手機的地位。

三、螢幕
在 2015 年經過幾波 QHD、甚至一度有 Sony 推出 4K 手機後,解析度之戰已經差不多冷靜下來。到今年為止,一般落在 5.5 吋上下的 Android 旗艦大概都選擇壓在 QHD,像是 HTC 10、Galaxy S7 edge、LG G5,偶爾也會有廠商為了續航或開發生態,選擇將解析度壓低,像是 iPhone,或是華為剛推出的 Mate 9。

由於旗艦機的自制,加上手機的螢幕大小與視角距離,實際上人眼對手機的解析度感受已經來到一個臨界點。為了保護續航,暫時也很難再推升上去,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普遍都能給到 FHD 的中階機,在螢幕部份其實已經與旗艦機差異不大。

許多旗艦機也因此轉往其他層面來拓展差異,像是降低螢幕的反射率,加入廣色域,提高最大亮度,強化色準,或者直接換用基本仍是旗艦專用的 OLED,好讓畫面感受更豐豔。不過這些選擇除了 OLED,其他項目的感受其實都不會太明顯,例如 iPhone 7 便是個例子。儘管能在螢幕的客觀數據做出升級,甚至有一些項目是業界第一,但大概沒有太多使用者能明確說出 iPhone 7 螢幕與 iPhone 6s 的差別。

四、特色功能與設計
一般來說,中階機能做到得的就是滿足消費者對手機的基本期待:順暢、簡單拍照、使用通訊軟體、偶爾玩小遊戲、指紋辨識,不過如果想把玩全新功能與設計,就只能往旗艦機探求。雖然當代智慧型手機在交互方式與新材料的突破趨緩,讓買旗艦機不見能買到多精彩的功能與設計,不過這樣處境也讓各家廠商開始建立更明確的產品特色:

●Google Pixel 的 HDR+ 與 Daydream。
●三星的曲面螢幕、虹膜辨識與觸控筆。
●蘋果的 iOS 生態與 3D Touch。
●華為 Mate 9 的黑白雙鏡頭。
●小米 Mix 的極窄邊框與陶瓷背蓋。
●HTC 的機身設計與 BoomSound。
●Sony 的獨特造型與高端的相機模組。
●LG V20 的音質,以及 G5 的模組化設計。
旗艦機一般也有這些好處:

●完整的防水防塵。
●App 支援度較完整。
●較長的作業系統更新期。
●支援社群、周邊配件與第三方服務會比較完整。
至於一般人可能會在意的良率,儘管旗艦的供應鏈管理應該會好一點,但由於抽樣的關係,個別消費者會不會遇到問題旗艦其實很難說。

五、滿足認同
中價位的最大陷阱,就是引誘人發現還有更好的產品。即使實際的差異不大,這樣的想像空間還是能帶給消費者更大的誘因:旗艦機的用料更好,良率更好,軟硬結合更仔細,天線品質更高,產品測試更完整,更快的指紋辨識…。這時候,擺在眼前的更好的處理器與相機,再配上品牌誘惑,往往就讓人願意花錢升級,體驗想像中更好的產品。畢竟,手機說穿了還是一種商品,不容易擺脫品牌意識,以及自我認同的問題。

此外,比起其他生活裡常有的消費品,例如汽車服飾,手機作為每個人最親近、使用頻率也最高的工具,除了有極高的功能性,它的頂級款說穿了也不是特別貴的東西。以最高價的 iPhone 7 來說,如果搭配中度用量的電信折扣,32GB 版大概可以拉到 15,000 元上下。要是換成其他 Android 旗艦,也有機會以 1 萬上下台幣就入手。雖然一般中階機透過電信折扣,可以壓到接近零元,不過考慮中階機潛在的耐用風險,以及平均兩年一簽的電信約,以 1 萬元入手喜歡的年度旗艦,其實不算是太糟的選擇。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當年度的中階機,去年度的旗艦其實也是不錯的選擇。以今年的情況來說,高通 2015 年的旗艦 SoC Snapdragon 810 如果能妥善抑熱,其實在 CPU、GPU 的綜合表現依然不錯,勝過今年主流的中階 SoC Snapdragon 652、65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