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7日 星期日

電商平台推一把,代購也能做成大生意

編輯部


匯流新聞網記者/洪雅筠綜合報導
當你沒有多餘時間也不想耗費力氣特地去購買商品,又或者,國外的價格實在實惠相當多,那麼你應該會想到找代購這個方法。

在專門的代購網站或蝦皮、露天、PTT等等平台上,皆能看到許多幫忙代購的賣家,為消費者解決了無法買到想要商品的困擾,而這麼多的代購陸續在平台上探出頭來,也不僅讓人疑惑,代購工作究竟為何能在這麼競爭的環境中取得一席之地?

代購是什麼?可以這麼說,賣家在收到消費者的需求後,花費自己的時間及力氣去購買到商品,好比一些品牌,在國內沒有銷售,須從海外市場購買,這也就是現在經常被提起的代購工作。

從2014年露天拍賣與市調機構東方線上發表的《台灣電商新趨勢報告》能得知代購盛行5大原因為:價格相對較便宜、取得台灣沒有販售的商品、解決物流問題、買到限量或獨家販售商品、看不懂外國網站。

當時就已有高達60%的台灣網友在半年內曾上網買過預購或代購商品,而其中大多數皆是選擇網拍的平台,露天估計台灣預、代購市場規模一年約高達70億元。

網拍平台不僅能快速反應現下的流行趨勢外,許多消費者在經過一兩次購買後便會追隨特定賣家,再透過口碑相傳,使代購這樣的交易模式快速增長,其也顯示出新世代的網購市場上,買家更願意選擇有口碑的資訊來源,彼此建立起忠誠度。

《紐約時報》報導一名在澳洲ELS語言中心唸英文的25歲中國女孩張媛(Carol Lin)從起初幫助親戚購買澳洲商品,賺進些許收入後開啟了他代購業務的這條路,隨後更靠著大家彼此間的口耳相傳,生意越做越大,她也利用課餘的時間購買近期市場上最為流行的商品像是:維生素、名牌首飾等等,收入進帳相當不錯,再加上畢業後的她也未能找到賺更多錢的工作,代購便成了她的職業,不過25歲的她已有一家小公司,雇用六名員工,每年營利超過30萬美元。

在澳洲的中國大陸留學生表示他們每10個人當中就有8個人參與代購業務。

比起商家,這些代購者們更能提早嗅到市場需求,往往在商家還未搞清楚流行方向時,便將商品一掃而空,有時甚至能為澳洲市場製造出需求高峰,據分析師估計,去年代購者就向中國出口了總值高達6億美元的澳洲產品。

有相當多的公司也看準這樣有利可圖的趨勢,舉行與代購者的見面會向他們展示自家產品,打算與這些重要的代購者們密切合作,將商品推銷出去。

代購這門生意看似相當好賺,但張媛也表示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功,除了相當耗時、辛苦外,想與一般人一樣擁有周末的時間更是不可能,故許多人還是偏向找份正職工作來做,而最後堅持下來的人往往會開設實體商店。

澳洲會計師公會(CPA Australia)的政策主管保羅•德拉姆(Paul Drum)表示:「有相當多的代購已經發展成頗具規模的生意,而且可能還有很多代購在私下進行。」 總體來說,代購打破了區域及實體銷售的限制,更讓買家採取先預訂後取貨的方式來取代過去以現貨為主的銷售模式。

但在代購風氣盛行下,也顯現出許多問題,從此篇《網絡代購法律問題分析》即能得知,對於產品的真偽消費者要如何有一套辨別方法、產品售後的退換貨服務誰來負責?

詐騙紛爭確是持續不斷,雖電商平台讓一般人有機會從代購做成大生意,但要如何經營有成,除穩穩抓住消費者的需求外,仍是累積評價及信用才能使之成功得長久。

資料來源:紐約時報遠見雜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