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憑著「Zen」架構「Ryzen」處理器,讓消費性電腦市場邁進「多核心」時代,而今年乘勝追擊祭出第 2 代 Ryzen 處理器,尤以 Zen+ 優化與 12nm 製程,以及 Precision Boost 2、XFR2 等功能更新,讓 2 代處理器全核心超頻至 4.2GHz 更不在話下。
2 代 Ryzen 處理器,首推 Ryzen 7 2700X 與 2700 和 Ryzen 5 2600X 與 2600 共 4 顆處理器,就來試試這一代的性能提升,能超越過去的自己有多少呢?
優化 “Zen+” 架構採用 12nm 製程
代號 Pinnacle Ridge 的第 2 代 Ryzen 處理器,採用經歷一代優化後的 Zen+ 架構,以及 AMD 好伙伴 GLOBALFOUNDRIES 的 12nm 先進製程,也因此降低了處理器 L1、L2、L3 快取延遲與記憶體延遲時間,並提升處理器時脈與支持 JEDEC DDR4-2933 標準。
經由 GLOBALFOUNDRIES 12LP(Leading Performace)製程,讓處理器時脈可提升 +300MHz,達到 4.3GHz 的高時脈,並可全核心超頻至 4.2GHz,更在核心電壓控制上,比起上一代還要出色,即便時脈提升之下,功耗亦有把持住。
↑ 第 2 代 Ryzen 處理器,在相同時脈設定下,比起上一代功耗更降低了 11%。
DDR4 3200
|
R7 2700X
|
R7 1800X
|
%
|
Memory 延遲
|
67.1
|
79.9
|
-16%
|
L1 延遲
|
1.0
|
1.1
|
-9%
|
L2 延遲
|
2.9
|
4.7
|
-38%
|
L3 延遲
|
9.1
|
12.4
|
-27%
|
↑ 根據測試,在相同記憶體速度下,新一代 R7 2700X 處理器在記憶體、快取延遲上得有提升。(單位:ns,數字越小越好,因此百分比為負屬於正常)
整體來看,這一代 Ryzen 7 2700X 有著更高 4.3GHz 的超頻能力,更在多核心性能上比 1800X 快上了 12%,這性能的提升無疑是 Zen+ 的架構優化,以及 12nm 先進製程,此外還有著 Precision Boost 2 與 XFR2 的升級,讓第 2 代 Ryzen 可擁有更強悍的多核性能。
新功能 Precision Boost 2 與 XFR2
Ryzen 處理器上所搭載的「SenseMI」技術,制訂了許多功能可讓處理器有著更好的電源控制、精準加速、更高的超頻時脈、預測與預取等設計,而第 2 代 Ryzen 處理器,則具備了 Precision Boost 2 與 XFR2 兩項更新。
Precision Boost 2 延續著上一代 25MHz 步階的超頻方式,但比起上一代採用的 2 Core 或 All Core 超頻機制,所造成的非線性時脈調整的問題,在這一代 Precision Boost 2 中,可獲得更線性、平滑的 CPU 時脈超頻機制。
尤以 OCCT 進行壓力測試時,新一代 R7 2700X 的時脈變化曲線更接近於直線,並且時脈都維持在 4GHz 以上,至於上一代 R7 1800X 則在處理 2 線程以上之工作時,就將時脈降低至保險的 3.7GHz,由此可見新一代的 Precision Boost 2,在玩家預設自動超頻下,能有更好的整體表現。
↑ 新一代處理器,在自動超頻下有著 Precision Boost 2 與 XFR2 支持,可獲得更好的性能表現。
Precision Boost 2 通過 Opportunistic 機制,根據溫度、電流來提升 CPU 最高時脈,倘若 CPU 散熱器有更好的溫度壓制能力,XFR2 即可超頻至更高的 Turbo 時脈,讓玩家在主機板自動超頻設定下,可獲得更強悍的性能。
首發高階 4 顆 Ryzen 7、Ryzen 5 處理器
新推出的第 2 代 Ryzen 處理器共有 4 顆,包含:Ryzen 7 2700X、Ryzen 7 2700、Ryzen 5 2600X 與 Ryzen 5 2600,在算上入門的 APU:Ryzen 5 2400G 與 Ryzen 3 2200G,這一系列 Ryzen 2000 處理器則共有 6 顆。
第 2 代 Ryzen 處理器在相同的核心、執行緒設定下,大幅提升了基準時脈與 Turbo 時脈,另一方面 2700X TDP 來到 105W,而 2600X TDP 則是 95W,非後綴 X 系列的處理器 TDP 則是維持 65W。
↑ 此次測試的 Ryzen 7 2700X、Ryzen 5 2600X 處理器,以及 ROG、AORUS 主機板。
↑ 二代處理器都附贈散熱器,於外包裝一樣有內部處理器展示,以及防偽標籤。
Ryzen 7 2700X 有著 8 核心 16 執行緒、16MB L3 快取,基準時脈定在 3.7GHz、Turbo 可達 4.3GHz 並支持 XFR,價格上訂為 $329 美金,比起 1800X 降價後的價格在便宜 $20 美金;而 非 X 系列的 2700,則是時脈定為 3.2GHz、Turbo 4.1 GHz,價格則是 $299 美金。
Ryzen 5 2600X 有著 6 核心 12 執行緒、16MB L3 快取,基準時脈定在 3.6GHz、Turbo 4.2GHz 並支持 XFR,價格訂為 $229 美金;而非 X 的 2600,基準時脈則是 3.4GHz、Turbo 3.9GHz,定價 $199 美金。
↑ Ryzen 2000 系列處理器規格與價格表。
這一代的處理器,皆有隨附散熱器,Ryzen 7 2700X 搭配新款 RGB 燈效的 Wraith Prism,而 2700 則是 Wraith Spire (LED),至於 Ryzen 5 2600X 則是沒 LED 的 Wraith Spire,最後 2600 則是 Wraith Stealth 版本。
新版本 Wraith Prism 比起上一代 Wraith Max 在設計上有些小改變,Wraith Prism 將大面積銅底改為熱導管直觸,不僅導管直觸 CPU 同時銅底的面積更大,並且 Wraith Prism 也提高了散熱鰭片的高度,增加更多的散熱面積,另一方面為了提升 RGB 效果,更將風扇改為透明扇葉,並於風扇軸芯加入 RGB 燈光,讓這一代 Wraith Prism 變得更潮、更信仰。
↑ 左 Ryzen 5 2600X 與 Wraith Spire 散熱器;右 Ryzen 7 2700X 與 RGB Wraith Prism 散熱器。
↑ 左 Wraith Spire 散熱器,採用下吹式銅柱直觸 CPU,並有著圓柱狀散熱鰭片,採用螺絲直接固定;右 RGB Wraith Prism 散熱器,有著熱導管直觸設計,以及較大面積的散熱鰭片與 RGB 風扇,採用卡扣式固定。
↑ RGB Wraith Prism 點燈效果。
↑ RGB Wraith Prism 點燈效果。
↑ RGB Wraith Prism 點燈效果。
↑ 信仰請自行加值。
舊板沿用 新板 X470 現身
佛系的 AMD,在推出第一代 Ryzen 時就提到:「AM4 腳位將沿用到 2020 年。」,以致於新推出的第 2 代 Ryzen 處理器、APU 等產品,都可沿用既有的 X370、B350 等主機板,舊板子只要更新 BIOS 之後即可無痛升級 CPU。
新推出的 X470 晶片組,在規格上與 X370 相似,有著 2 組 USB 3.1 Gen2,以及 CPU + PCH 共 10 組的 USB 3.1 Gen1,至於 GPP PCIe 還是維持 Gen2 x8,並提供 8 組 SATA 等基本配置。
I/O
|
USB 3.1 Gen2
|
USB 3.1 Gen1
|
USB 2.0
|
PCIe Gen3
|
GPP PCIe Gen2
|
SATA
|
AMD Ryzen SOC
|
0
|
4
|
0
|
20x
|
0x
|
2
|
X470/X370
|
2
|
6
|
6
|
0x
|
8x
|
8
|
B350
|
2
|
2
|
6
|
0x
|
6x
|
6
|
A320
|
1
|
2
|
6
|
0x
|
4x
|
6
|
↑ 簡單說 X470 有更好的供電設計,提供給 2nd Gen 更高時脈的 Ryzen 處理器;但若是中高價位的 X370 主機板,是都能具備伺候 2nd Gen Ryzen 的性能。
而若各位手上的 X370、B350 或 A320 主機板,都可在更新 BIOS 之後支援 Ryzen 2000 系列處理器。
此外,X470 主機板免費提供 AMD StoreMI 軟體,讓玩家可打造 HDD+SSD 的大容量高速儲存空間,這技術第 1 代、第 2 代 Ryzen 處理器都支援,只不過 X470 主機板免費使用,而 X370 則需付費。
↑ 簡單說,StoreMI 就是透過軟體結合 SSD+HDD 的優點,變成一個大的儲存池來使用。
總結
新一代 Ryzen 2000 系列處理器,經過 Zen+ 架構優化與 12nm 製程,不僅讓 CPU 時脈可達到 4GHz 的基本盤,在經由 Precision Boost 2 與 XFR2 的新功能,更可讓 CPU 於 Auto Turbo 狀況下,獲得更多的多核、單核運算性能。
而一般空冷的超頻時脈,約莫可在 4.2GHz,但若要上 4.3GHz 則相對需要些運氣抽到好體質的處理器,以及使用更好的散熱器,才有辦法穩定超頻使用。
而 AMD 在 Tech Day 中透過液態氮超頻,讓 R7 2700X 時脈來到 5.6GHz、1.7V 電壓,CB R15 2492cb 的超高分。
↑ AMD Tech Day 的液態氮超頻測試。
↑ R7 2700X 5.6GHz、1.7V,CB R15 2492cb。
Ryzen 2000 系列除了時脈的提升之外,其記憶體延遲提升 16%、L2 快取延遲提升 38%、L3 快取延遲則提升 27% 的延遲縮短,帶給玩家更強悍的處理器;這一代可說是完整版的 Ryzen 處理器,性能與時脈提升之下,亦無誇張的溫度、功耗飆升問題,就這點該給 AMD 掌聲鼓勵。
這一代處理器性能如上述所測,且台灣價格開得相當漂亮,Ryzen 7 2700X / 11050元、R7 2700 / 10250元、Ryzen 5 2600X / 7560元、R5 2600 / 6700元,對比 Intel 價格相當有競爭力,AMD 給予的是更多的核心、不鎖頻,以及 AM4 系列主機板的相容。
不論是升級新處理器或整台電腦硬體更新,倘若需要多核心的大力支持,AMD Ryzen 處理器絕不會讓各位失望;而接下來 AMD 可能要再精進單核心性能,並讓時脈上至 4.5GHz 的另一階門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