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蘋果iPhone
11系列手機上市後熱銷,帶動eSIM使用率增加,但因eSIM無法重複使用,即便手機沒遺失,每次換機就要收300元換卡費,手機送修時甚至要多收到600元,以iPhone每年在台銷售約170萬台概估,光是eSIM就讓電信業者進帳超過5億元,不免令人懷疑根本是暴利!
據《中時電子報》報導,eSIM又可稱為嵌入式SIM卡或虛擬SIM卡,不需要再插入實體SIM卡,透過掃描QR
Code就等於插入SIM卡。蘋果從上一代的iPhone XS、XS Max跟XR開始搭載,最新一代iPhone
11也有,今年則連Google旗艦機款Pixel 4都加入搭載此功能。
然而eSIM缺點是無法重複使用,每回換機就要重新申請QR Code,國內5家電信僅針對「第一次」換卡給予免費優惠,但第2次開始,就比照遺失SIM卡每次收300元,換言之,每次換手機都要收費。
如果維修手機必須先把門號轉移到備用機上,電信業者先收300元,等到手機修好後,再把門號移轉回修好的手機,又收300元,一來一往多收600元起跳,是過往SIM卡遺失補發300元的費用2倍。
電信直營門市透露,過往是SIM卡遺失補發收300元,近期許多用戶僅是更換手機,並沒有遺失SIM卡,但因系統沒有轉移eSIM設計,只能「強迫掛失」再做補卡,確實有吃定用戶之嫌。通訊行也說,隨著eSIM普及,電信業者本就應該針對eSIM無法重複使用的特性,重擬收費標準,但因SIM每張成本僅100元,換補卡「補一賺二」是重要財源,當然要收好收滿。
NCC則表示,eSIM背後有很多Know-how成本不低,使用者付費是合理的,目前台灣電信市場競爭度還夠,因此相關費率是報到NCC備查,不用審查,NCC相信市場運作足以維護消費者權益,所以不會以主管機關角度去評斷價錢合理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