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挺拔的身材和筆挺的禮服,再配上充滿頓點、力道的操槍技術,這是國軍儀隊給國人的第一印象;然而,民眾現場觀看他們不論是大型會操還是駐防點禮兵勤務,總會產生一個疑問,那就是怎麼每一個人都是「上士」?實際上這個軍階代表的是「榮譽上士」,只有在勤務時才會出現。
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海軍儀隊禮服上的上士階是以臂章方式佩掛,直到近期悄悄從臂章變成肩章,這個改變至少從今年第3屆全國高級中學儀隊競賽中,就能看到出場表演的海儀有此一改變。隨著階級章從原先手臂位置往肩上移動後,海軍儀隊和陸、空兩軍儀隊一樣,右手臂佩掛的是三軍儀隊臂章,左手臂上則是軍種儀隊臂章。
若是以中正紀念堂、國父紀念館、忠烈祠等駐防點來看,不論是禮兵交接還是升降旗儀式,場上的清一色掛「上士」;但如果是加入平均身高190公分的儀隊旗隊,掌旗官掛的尉官軍階,其實同樣也是榮譽階。這種榮譽階級最主要的用意,一方面是隊伍嚴整性能夠一致,二方面外賓看到眼前出勤的軍人則有一定階級,感覺起來也比較「有面子」。
除了三軍儀隊,他們也是「榮譽上士」!
而在三軍儀隊以外,國軍還有其他單位的人員在出勤時會掛上榮譽軍階,也同樣都是「上士」,他們分別是在國慶典禮擔任標兵的憲兵、騎乘重型機車的憲兵快反連(前憲兵機車連),以及專責執行禮砲任務的「陸軍禮砲連」等。能在國家最重要的慶典中擔任標兵,無論在服儀、動作上,絕對都是憲兵一時之選,人員由總統府憲兵營中挑選擔任,如果你要看全國憲兵身材條件最好的一批,府前標兵便是這一群。
「憲兵202指揮部快速反應連」前身是享譽中外的「憲兵機車連」,官兵騎乘1300CC重型機車以方陣慢速通過府前的畫面,是民眾國慶日最深刻的印象之一。
時至今日,為強化對中樞核心的快速應變能量,運用快反連重機的機動性,可在都市道路間穿梭,搭配手槍、步槍、紅隼反裝甲武器等裝備,依令執行各項任務。除持續精進戰鬥技能,快反連也因為有重機甚至是前導禮車,使得國軍各種禮儀性質任務絕對少不了他們,當快反連出這類勤務時,就能看到榮譽軍階上身。
除禮砲連部分,是隸屬陸軍關指部(陸軍關渡地區指揮部)砲兵營第一連擔綱,舉凡友邦元首訪問台灣時所舉行的軍禮歡迎儀式,或者總統在國內出席軍方活動、主持武器裝備成軍,都能見到其身影。
單以外觀而言,禮砲連和陸軍儀隊的勤務穿著是一模一樣,僅能從人員身高和身上臂章加以分別。禮砲連是以105公厘榴砲擔任禮砲,由於什麼層級的人士享有禮砲21響或是19響都有明文規定,每一發之間的時間差均得嚴密計算、掌握,官兵平時即持續訓練,確保正式勤務時,不會「放砲」或者當有一門砲出現狀況時,能夠立即排除補上。
軍方相當忌諱所謂「低階高掛」情況,然而上述這些單位因為各自在典禮勤務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所代表的意義不僅是國軍的顏面,更是國家的顏面,因此出勤時佩掛榮譽軍階自是有其必要,平時部隊操課、練習甚至是戰備演訓時,人員該是什麼軍階,就是什麼軍階。
如果對海軍儀隊的上士肩章有興趣,海儀現正駐防於忠烈祠;下次看到儀隊操演,就可以知道他們身上佩掛的上士,背後所代表的意義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